学校召开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及风险研判会
为进一步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全面排查化解风险隐患,切实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与校园和谐稳定,学校于4月21日组织召开了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及风险研判会。安全保卫处、党委学生工作部、公共教学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副书记、辅导员代表共同参会,聚焦学生安全重点领域展开深入研讨,共商风险防范与应对策略。

多维发力,织密校园安全防护网
会议伊始,安全保卫处就校园安全形势作专题汇报,围绕治安管理、消防安全、交通秩序等关键领域进行全面分析。针对近期排查出的风险点及隐患整改情况,刘春军强调将通过“人防+技防”双管齐下,优化校园监控布局、强化重点区域巡逻,并计划开展消防应急演练与交通安全宣教活动,切实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公共教学部同步通报了本学期学生心理健康排查结果,指出需重点关注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问题引发的心理波动。针对筛查中发现的高风险群体,学校已建立“一对一”跟踪帮扶机制,通过心理咨询师介入、辅导员定期访谈及家校联动等方式落实干预措施。同时,曾荣侠提议增设心理健康主题讲座与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学生疏解情绪、增强心理韧性。
党委学生工作部结合近期学生管理实际,从日常行为规范、宿舍安全隐患排查、舆情监测及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介绍了阶段性成果与挑战。针对宿舍矛盾、网络舆情等潜在风险,刘焕丽提出将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依托辅导员和学生干部加强信息反馈,确保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

聚焦难点,共谋协同治理新路径
在交流研讨环节,各二级学院副书记及辅导员代表结合一线工作实际,围绕当前安全稳定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网络舆情管控、心理危机干预、宿舍人际关系矛盾等成为高频关键词。与会人员建议,应进一步畅通学生诉求反馈渠道,加强辅导员心理辅导技能培训,并通过开展宿舍文化节、网络文明教育等活动,促进学生正向互动与自我管理。
针对提出的风险点与建议,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回应,明确将协同推进以下举措: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提升风险预警效率;简化问题处理流程;推动“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落地,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强化担当,筑牢安全稳定“责任链”
会议最后,李艳秋强调学生安全稳定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底线要求,各学院及相关部门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协同联动,做到“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风险前”。学工人员要秉持躬身笃行之志,以俯身倾听的姿态沉心实干,将工作阵地前移至教学一线、生活场域,深入教室把握学习动态,走进食堂体察生活况味,驻留宿舍感知成长脉搏。通过建立常态化谈心机制,构建师生间心与心的对话桥梁,系统纾解思想困惑、精准把脉学业难题、细致化解生活困扰、温情疏导情感迷惘,真正做到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未想,以真情换真心,用实干护成长,让教育关怀如春风化雨般浸润每个学子的心田。
本次会议通过多维度风险研判与务实对策探讨,为构建平安校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完善安全稳定长效机制,为师生营造安全、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