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在校党委的正确引领以及校团委的悉心指导下,于传承中谋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坚守“以服务为根本、以创新为动力”的工作理念,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充分发挥组织职能,持续完善组织体系、拓展服务平台、创新宣传载体,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维护学生权益、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成果斐然。
一、筑牢思想根基,引领广大同学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
五年来,辽服职院学生会始终将引导广大同学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通过深入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不断夯实同学们的思想基础。依托微信公众号新媒体平台,紧扣重大时间节点,在“五四”“七一”“十一”、国家公祭日等纪念活动期间,精心推送相关内容,并推出“学雷锋纪念日”倡议书等红色教育专题系列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深刻领悟到真理的力量与魅力,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纷纷表示,要矢志艰苦学习,锤炼高尚品格,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不断增进对党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实践认同和情感认同,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




二、深化改革创新,强化学生组织自身建设
积极推进学生会改革与社团改革,明确职能定位,精简组织机构。严格遴选条件,规范遴选程序,完善各项制度,致力于塑造富有理想、关心同学、清新阳光的组织形象。
在骨干管理方面,严把政治关、学业关、能力关、作风关、群众关。建立每年两次的学校、二级学院两级学生会组织工作人员培训全覆盖制度,确保学生干部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工作能力。规范开展年度述职评议,常态化进行警示教育,严肃规范召开各级学代会。
五年来,校学生会工作会议召开约 150 余次。举办春秋两季校级学生干部培训班,培训内容涵盖《摄影宣传专题培训》《学生干部的理想信念树立》《应急救护技能操作培训》《学习设计志愿服务项目》等多个领域,共计培训约850余人次,有力地加强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为学生会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构建融媒体矩阵,传播党的声音与青年诉求
持续深耕微信公众平台、微博、抖音、广播站等媒体阵地,在建设内容、壮大队伍等方面发力,全力提升网络舆论引导的影响力与引领力。以媒体融合发展为突破口,构建团委、团总支团学媒体联动机制,及时传递党政声音,密切关注青年之声,大力弘扬主旋律。
“辽服之声” 广播站备受师生好评,其栏目丰富多样,包含心灵驿站、文学星空、以书润心与智同行、时光音乐会、这些要闻值得关注、社会动态民生热点、形势政策促进发展等。这些栏目不仅丰富了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还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优质平台




四、投身社会实践,引领同学奉献社会展担当
扎实推进“西部计划”“共青团促就业”等项目,深入开展“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依托青年志愿者协会,持续开展 “我为同学做实事” 志愿服务活动。
组织各级团干部、团员和青年结合专业优势,积极开展为师生义务理发、环境维护、健康知识普及等志愿服务工作项目,着力打造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在第七届辽宁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上,我校首次参赛便有 2 个项目入围决赛,作为唯一有项目入围的高职院校,充分展现了我校学生的奉献精神与实践能力。




五、激发创新活力,助力同学追逐创新创业梦想
搭建科创舞台,助力同学们实现创新创业梦想。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参加“挑战杯”等赛事,多次荣获优秀组织奖,不断深挖创新创业赛事的育人成效,激励更多青年投身创新创业实践,践行青创报国的使命。




六、规范社团管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规范社团管理工作,推动学生社团积极健康、蓬勃有序发展,实现社团分类合理、布局科学。扎实开展大学生社团、艺术团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学生会每周三对学生社团的活动情况进行细致检查、记录和评比,对社团管理实行动态排名,取缔考核不合格社团,着力打造精品社团,有效提升了社团活动的层次与质量。
同时,依托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深入探索活动文化内涵与规范化开展流程,细化分工与具体工作,创新活动载体,进一步推动了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



